广东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广东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动物的成语
走马观花 马不停蹄 叶公好龙 快马加鞭 鸡鸣狗盗
狼吞虎咽 兔死狐悲 龙腾虎跃 鸡犬不宁 生龙活虎
龙飞凤舞 猫哭老鼠 虎头蛇尾 龙潭虎穴 养虎遗患
羊入虎口 谈虎色变 如狼似虎 为虎作伥 虎视眈眈
调虎离山 虎口拔牙 虎背熊腰 降龙伏虎 龙争虎斗
万象更新 千军万马 声名狼藉 鸡毛蒜皮 鹤立鸡群
鱼目混珠 顺手牵羊 螳臂挡车 蜂拥而至 一箭双雕
鹤发童颜 鹏程万里 管中窥豹 兵荒马乱 九牛二虎
噤若寒蝉 虎踞龙盘 绳头微利 泥牛入海 哀鸿遍野
抱头鼠窜 狗急跳墙 如鱼得水 翁中捉鳖 黔驴技穷
放虎归山 虎口余生 一马当先 鼠目寸光 驷马难追
鞍前马后 守株待兔 百鸟朝凤 抱头鼠窜 打草惊蛇
杯弓蛇影 笨鸟先飞 狐假虎威 兔死狐悲、沉鱼落雁
带有鸟类名称的.成语
欢呼雀跃 鸦雀无声 鹏程万里 一箭双雕 风声鹤唳 鹤发鸡皮 鹤发童颜 鹤立鸡群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鸟语花香、莺歌燕舞、
描写花的成语
万紫千红 春暖花开 鸟语花香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百花争艳 锦上添花 火树银花 昨日黄花 春花秋月 过时黄花 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1、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
2、司马迁----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3、李白----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4、欧阳修----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5、辛弃疾----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6、杜甫----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一、字词:
1、在他的小说里,矿下的巷(hàng)道与北京的小巷(xiàng)颇有些相似。
2、薄(b)荷油味不薄(báo),很受欢迎,但价格稍高,所以要薄(bó)利多销,这样才能收回成本。
3、拓片、拓本的“拓”读 tà ,开拓、拓荒的“拓”读 tu。
4、这条恶(è)狗真可恶(wù),满身臭味,让人闻了就恶(ě)心。
5、局长大腹便便(pián),行动不便(biàn)。
二、文学常识积累:
1、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字词积累
敕勒(chì lè) 穹庐(qióng) 见牛羊(xiàn)
天似(sì) 笼盖(lǒng)
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平川。敕勒是古代一个游牧民族,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活动在今甘肃、内蒙一带。川,平川,平原。
阴山:就是大青山,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穹庐:用毡子做的圆顶帐篷,现在称蒙古包。穹,隆起的样子。
苍苍:深青色。
茫茫:辽阔,深远。
见:通“现”,显现,出现。
2、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 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2、 本诗的作者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
3、 李峤的.《风》的大意是: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也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经过江河时可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也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斜。
段落篇章词语
一、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二、某段起什么作用
1、开头
A、开篇点题(照应文章标题)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引起下文
D、渲染气氛
E、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F、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此段在文中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总结上文,总领下文。
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3、结尾
A、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B、点明文章中心,揭示文章主旨
C、照应题目
D、照应开头
E、照应全文
F、引人深思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
①写人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②记事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③写景状物:这篇文章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④游记:这篇文章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⑤议论文:这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一、字词:
1、小明在宿(sù)舍说了一宿(xiǔ)有关星宿(xiù)的常识。
2、在排练时那几名小号(hà)手挨了批评,都号(háo)啕大哭起来。
3、我们都知道大藏(zàng)经收藏(cáng)在西藏(zàng)的布达拉宫。
4、轧(zhá)钢车间的工人很团结,没有相互倾轧(yà)的现象,这样的氛围对工作很有利。
二、文学常识积累:
1、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①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乐苑》称,开元年间,西凉都督郭知运进献宫调《凉州》
②凉州:唐属陇右道,州治在今甘肃省武威县。诗题又作《出塞》。首句一作“黄沙直上白云间”,末句一作“春光不度玉门关”。
③羌笛:我国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笛子。
④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其音凄苦。
⑤“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
⑥“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2、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①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②白日:太阳。
③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④穷:尽。
⑤“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
⑥“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