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学科教案下载

清明节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6篇】

清明节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节安全教育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节安全教育教案 1

活动目标

1、组织幼儿去扫墓,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

2、培育幼儿了解我国的烈士,敬重烈士的情感。

3、教育幼儿爱国爱家,珍惜今日的和平且富有的幸福生活。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5、体验人们相互关怀的美妙情感。

活动预备

1、白纸

2、线

3、彩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知道4月4日是什么节日。

教师介绍:4月4日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同时还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回去扫墓,缅怀先烈,祭祀祖先。

2、引导幼儿知道为何人们会在清明节这一天去扫墓。

教师介绍:清明节天气变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在这草长莺飞的'季节里是特别那个适合出门春游郊游的。因此这一天也很适合去陵园墓地扫墓,也很适合组织开展清明节扫墓活动以及缅怀革命先烈等活动。

3、教师组织幼儿集体手工制作清明节花圈。

(1)教师扎一个小型的竹圈,然后写上挽联

(2)幼儿用白色的纸做小花,然后将这些白色的花粘贴在教师制作好的竹圈上面,然后再贴上挽联。

4、教师组织幼儿去扫墓。

(1)在扫墓之前,教师先给幼儿讲解留意事项

(2)扫墓的过程中要严厉不要讲话不要打闹,要表示自己对先烈的敬重

(3)教师选出两名力气大、体力好的幼儿抬着小花圈,其余的幼儿排着队动身。

清明节安全教育教案 2

教学目标

1. 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和安全风险。

2. 学会在清明节期间遵守安全规定,预防火灾和其他安全事故。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形成文明、健康的清明节习惯。

教学内容

一、引入新课

1. 通过讲述清明节的历史和传统习俗,激发学生对这个节日的兴趣。

2. 提出问题:“清明节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讲解清明节安全知识

1. 防火安全

清明节是扫墓祭祖的日子,烧纸钱、燃放鞭炮等活动容易引发火灾。

讲解防火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扫墓时不要乱丢烟蒂,不要在干燥的地方烧纸钱。

告诉学生发现火灾时要及时报警,并学会使用灭火器等基本消防设备。

2. 交通安全

清明节期间,人们纷纷外出扫墓,道路交通繁忙。

提醒学生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闯红灯。

告诫学生不要乘坐超载、无牌无证等非法营运车辆。

3. 饮食安全

清明节期间,人们可能会品尝各种传统食品,如青团、糍粑等。

提醒学生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过期、变质食品。

告诫学生不要随意采摘野生植物食用,以免中毒。

三、讨论与分享

1. 分组讨论:在清明节期间,我们应该如何遵守安全规定,预防安全事故?

2. 分享交流: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

1.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清明节安全知识,强调安全意识和文明行为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定一份清明节安全计划,包括防火、交通、饮食等方面的.安全措施。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和分享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了清明节期间的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结合实际案例,增强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清明节安全教育教案 3

活动目标:

1、确保清明节放假安全,让学生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祥和的假期。

2、通过此次安全教育,再次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并调动学生的力量,做到“教会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让平安铺满节日的道路。

3、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和森林防火知识。

活动准备:

1、课前查找森林火灾预防的一些知识。

2、搜集交通安全方面的小常识。

活动流程:

一、活动引入:

师:同学们,下午好!今天我们举行的是“生命在你手中”主题班会。

二、活动过程

1、交通安全教育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的要靠右边走,不要在马路上打闹、追逐。横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没有指挥的路口,要左右观察没有来往的车辆以后,迅速安全的通过。

(2)双休日不要在骑自行车,更不要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

(3)乘坐摩托车是要戴安全帽,抓紧大人,不乘坐无照驾驶人员和酒后开车人员驾驶的摩托车

2、交通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些什么作用?

(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

(3)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

(4)什么灯亮时才可以走?

(5)行车、行人应靠哪边走?

(6)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意义。

3、看小品,议一议:

(1)小品内容: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出了车祸。

(2)议一议:这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3)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4)由小品、谈心得体会。

4、了解森林火灾的一些知识

【森林火灾的危害】:

森林火灾是森林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森林火灾不只是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甚而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尽管当今世界的科学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但是,人类在制 服森林火灾上,却依然尚未取得长足的进展。

【森林火灾的种类及分类】:

根据森林火灾燃烧部位,蔓延速度,受害部位和程度,大致可把森林火灾分为三大类:

(1)地表火

(2)树冠火

(3)地下火

【森林火灾的起火原因】:

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人为火和自然火

三、活动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举行的“生命在你手中”主题班会,大家增长了不少森林防火和交通安全知识。今后,不但要自己严格遵守,还要向我们身边的人宣传,人人争做安全小卫士。

清明节安全教育教案 4

活动目的:

1.通过队会,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详细、详实的了解。

2.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立。

活动预备:

清明节来历和风俗等资料的介绍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师朗读: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师问:同学们还记得这首诗吗?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对,是《清明》。今日,我们在这里进行“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的清明节主题班会。盼望同学们能够在班会中有所收获。

二、介绍清明节

生讲:传奇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难。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晋文公),大肆封赏全部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只有介子推拒绝承受封赏,带了母亲隐居绵山。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肯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晋文公发觉介子推脊梁堵着的柳树树洞里的衣襟上,题了这样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如果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制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连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了。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

三、清明节习俗的介绍

主持人: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我们承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了。

四、播放《唱歌二小放牛郎》。

五、诗歌朗读《英雄赞歌》

主持人:先烈们的故事,我们记在心里,我知道,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很多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久值得我们学习。

主持人:先烈的爱国精神让我们动容,更应在我们身上连续。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学会感恩,为祖国的富强富强而努力学习!

主持人:我宣布“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清明节主题班会到此完毕。

师总结:今日,在“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清明节主题班会中,我们同学既了解了清明节的'一些学问,又知道了一些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的事迹。我们都不应当遗忘,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很多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久值得我们学习。盼望你们能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学会感恩,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长大为祖国做奉献。

六、布置任务:清明节放假三天,每生完成一篇《大手拉小手欢乐过清明》的作文。

清明节安全教育教案 5

设计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动主题

折柳共度清明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4月4日。

2. 让幼儿知道并了解有关清明的知识。

3.乐意参加清明节的活动例如:蹴鞠、荡秋千等。

活动准备:

泡沫纸、卡纸、双面胶、图钉,《清明》音频及MV

活动过程

一、小班师幼集体活动:

1、给幼儿讲解有关清明节的来历以及习俗。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还有很多好吃的东西:糯米嵌藕、青团、白面馒头、鸡蛋、螺蛳等等。

2、制作柳枝并展示在主题墙上

(1)展示成品激发幼儿兴趣

(2)讲述制作步骤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师幼共同将做好的柳枝装饰主题墙

3、欣赏有关“清明”的古诗《清明》

4、蹴鞠(踢纸球)

5、总结:

清明节是每年的4月4日——4月6日之间,清明节也叫踏青节,在清明节我们有很多好玩的。比如:斗鸡、插柳、拔河、荡秋千、放风筝等。还有许许多多好吃的东西,糯米嵌藕、青团、白面馒头、鸡蛋等等。清明节还是我们重要的祭祀的日子,我们要为故人上坟扫墓哦。

清明节安全教育教案 6

活动目标

1、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2、知道山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防护山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活动难点:知道山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防护山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山林在燃烧的图片或影

2、引起山林火灾的图片或影

3、山林火灾引起严重后果的图片或影像

活动过程

一、观看山林在燃烧的图片或影像,引出山林火灾。

1、什么是山林火灾?

2、说说山林在燃烧时的`火势情景。

二、结合图片或影像,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1、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山林火灾?

2、山林火灾会引起哪些严重后果?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看到的场景。

三、组织幼儿讨论山林火灾的防护,对幼儿进行护林防火安全知识教育。

1、怎样才不会引起山林火灾?

(1)清明节扫墓时,要特别注意在燃烧的香烛纸钱,防止火星吹到其它地方引起火灾。

(2)不能在山上点火、玩火。

(3)不能在山上把放烟花炮仗。

(4)不要私自在野外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以防引发山火。

2、看见山林出现着火现象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讲述救火防火小故事,激发孩子从小养成爱森林,爱自然的好习惯。

清明节安全教育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热爱。

2.学习清明节的安全知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

二、教学内容

1.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

2.清明节的.安全知识:防火、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

三、教学过程

1. 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15分钟)

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向幼儿介绍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让幼儿了解清明节是为了纪念先祖和缅怀历史,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 清明节的安全知识(30分钟)

(1)防火安全:向幼儿介绍清明节期间容易发生火灾的原因,教导幼儿如何正确使用火种,如何避免火灾的发生。

(2)交通安全:教导幼儿在出行时要注意观察交通信号、过马路要牵手、不乱跑等交通安全知识。

(3)食品安全:教导幼儿在清明节期间要注意饮食卫生,不随意吃路边摊的食物,不吃过期食品等。

3. 游戏活动(15分钟)

设置安全知识问答游戏,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所学的安全知识,增强记忆。

四、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情况,以及后续的学习反馈,评价幼儿对清明节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家园合作

将清明节安全知识的内容发送给家长,提醒家长在清明节期间要注意幼儿的安全,共同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六、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的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清明节安全教育教案 8

一、设计意图

在一年当中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节日之一,但是小朋友们对清明节了解多少呢?以下就让我们以清明节为主题探讨下有关四季中的节日,及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二、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节是纪念祖先的日子,大家都会为祖先们扫墓;

2、知道清明节的由来;

3,扫墓时应该注意安全事项。

三、活动预备

展示有关清明照片

四、活动进程

(一)看图讲讲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看到了甚么?

小结: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大家在扫墓。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吗?

教师讲解小结

3、演示画面三,扫墓是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4、从文字上看,清明多是甚么意思?

5、今天老师预备了很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6、小结:清明不但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顺的天气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先人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1、清明这个节日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中国古代的人不但用文字、古诗记载了清明,还用绘画的方式进行了记录。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中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你们想不想看看那时清明节的热烈场面?

2、幼儿欣赏清明节时发生的安全隐患事件

3、发问:有甚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清明节安全教育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传统文化习俗和意义。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清明节期间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

3.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尊重生命、珍惜安全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

1. 清明节的传统文化习俗与意义

清明节的起源与历史背景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如扫墓、踏青等)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2. 清明节期间的安全注意事项

交通安全:提醒学生出行时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横穿马路,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

防火安全:在扫墓时,严禁乱扔烟蒂、火柴等易燃物品,注意火源的使用和控制,预防森林火灾。

饮食安全:外出踏青时,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不洁食品,防止食物中毒。

防溺水安全:在靠近水域的地方活动时,要注意防溺水,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结伴游泳。

三、教学方法

1. 讲述法:通过讲述清明节的传统文化习俗与意义,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清明节期间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3. 案例分析法:结合真实的案例,分析清明节期间发生的'安全事故原因,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出清明节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清明节传统文化习俗与意义:介绍清明节的起源、历史背景、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让学生全面了解清明节。

3. 分析清明节期间的安全问题:结合案例,分析清明节期间可能发生的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饮食安全和防溺水安全等问题,提出防范措施。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清明节期间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每组选出代表发言。

5.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内容,强调清明节期间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时刻保持警惕,遵守社会公德,尊重生命,珍惜安全。

五、作业布置

1. 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讨论清明节期间的安全问题,制定家庭安全计划。

2. 撰写一篇关于清明节安全教育的感想或心得体会,加深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针对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教案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应继续关注清明节期间的安全情况,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清明节安全教育教案 10

教学目标:

1、把握安全交通的学问,提高安全意识。

2、了解安全扫墓的留意事项。

教学重点:

把握交通、防火等安全学问,提高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一.交通安全留意事项:

1.行人靠右走,过公路要走斑马线,留意观看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章。不坐三轮车。

2.乘坐公交车留意事项:

(1)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留意秩序,不要拥挤。

(2)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当留意看管好自身物品,防备扒手。

(3)不要大声喧哗,保持环境卫生,主动为老若病残让座等。

3.不骑自行车须知

(1)要遵守交通信号灯,不得抢穿红灯。

(2)穿越无信号灯的十字路口,必需一慢、二看、三通过。

(3)必需在规定的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无分道标志线的道路,必需靠边行驶。

二、留意事项:

为确保清明节期间祭扫活动的安全,应增加安全防范意识,自觉遵守以下安全留意事项:

1.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搭乘各类公共交通工具。

2.加强防火意识,从我做起,共同防范森林火灾。自觉遵守墓地治理部门的`有关规章制度和防火治理规定,不要在公墓内燃放烟花爆竹或随便野外用火,纸钱、香烛在指定区域燃烧,不乱丢烟蒂。扫墓时首先要去除坟墓四周枯槁的杂草和树叶,以免烤燃引发火灾;其次要留意拜祭时燃烧物的治理,防止飞火引燃四周杂草;最终对焚化过的祭品应认真检查,做到人走火熄,消退火灾隐患。

3.文明祭扫。尽量使用鲜花、塑料花等祭品,祭祀已故亲人。增加环保意识,在规定范围内限量焚化各种祭品,不要乱扔祭祀用食品、包装物并准时清理,放入指定的垃圾收集点。

4.不参与迷信活动。

三.小结:

生命是美妙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肯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加自我防范力量,作到警钟长鸣!

清明节安全教育教案 1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

2.学习如何安全地祭拜祖先。

3.培养幼儿的文化传统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

1.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

2.如何安全地祭拜祖先。

3.清明节的习俗和活动。

三、教学重点:

1.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

2.如何安全地祭拜祖先。

四、教学难点:

1.如何向幼儿解释清明节的`意义。

2.如何引导幼儿安全地祭拜祖先。

五、教学准备:

1.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工具。

2.清明节的相关资料和故事。

3.祭拜祖先的道具。

六、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幼儿介绍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

2.讲解:向幼儿讲解清明节的习俗和活动,以及如何安全地祭拜祖先。

3.实践:让幼儿亲自体验祭拜祖先的过程,引导他们正确行为。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七、教学延伸:

1.组织幼儿参加清明节的相关活动,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2.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祭拜祖先的道具,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八、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否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2.幼儿是否能够正确理解清明节的意义和安全祭拜的方法。

清明节安全教育教案 1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和传统。

3.学习如何安全度过清明节。

二、教学重点

1.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

2.清明节的习俗和传统。

3.清明节安全教育知识

三、教学内容

1.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而设立的。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标志着春天的正式开始。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会扫墓祭祖,缅怀先人,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2.清明节的习俗和传统

清明节有许多习俗和传统,比如扫墓祭祖、踏青赏花、吃清明团子等。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会去扫墓祭祖,给逝去的亲人烧香、献花、祭奠,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此外,清明节还是一个踏青赏花的好时机,人们会到郊外赏花游玩,感受春天的气息。

3.清明节安全教育知识

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会到郊外踏青赏花,所以在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离开家长或老师,不要乱跑乱玩,要听从家长或老师的安排,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此外,扫墓祭祖时要注意文明祭祀,不要破坏墓地环境,不要随意乱扔垃圾。

四、教学方法

1.讲解法:通过讲解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重要性。

2.故事法:通过讲述关于清明节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和传统。

3.游戏法:通过游戏的形式,教导幼儿如何安全度过清明节。

五、教学过程

1.导入:老师向幼儿介绍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

2.讲解:老师讲解清明节的习俗和传统。

3.故事:老师讲述一些关于清明节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传统文化。

4.游戏:老师组织幼儿进行一些与清明节安全教育相关的游戏,教导他们如何安全度过清明节。

5.总结: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清明节的重要性和安全教育知识。

六、作业

让幼儿回家后跟家长一起讨论清明节的习俗和传统,写一篇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清明节安全教育教案 13

教学目标:

1、掌握安全交通的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了解安全扫墓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掌握交通、防火等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一、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1.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不坐三轮车。

2.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

(1)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拥挤。

(2)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

(3)不要大声喧哗,保持环境卫生,主动为老若病残让座等。

3.不骑自行车须知

(1)要遵守交通信号灯,不得抢穿红灯。

(2)穿越无信号灯的十字路口,必须"一慢、二看、三通过"。

(3)必须在规定的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无分道标志线的道路,必须靠边行驶。

二、注意事项:

为确保清明节期间祭扫活动的安全,应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自觉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1.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搭乘各类公共交通工具。

2.加强防火意识,从我做起,共同防范森林火灾。自觉遵守墓地管理部门的有关规章制度和防火管理规定,不要在公墓内燃放烟花 爆竹或随意野外用火,纸钱、香烛在指定区域焚烧,不乱丢烟蒂。扫墓时首先要清除坟墓周围干枯的杂草和树叶,以免烤燃引发火灾;其次要注意拜祭时焚烧物的管理,防止飞火引燃周围杂草;后对焚化过的祭品应仔细检查,做到人走火熄,消除火灾隐患。

3.文明祭扫。尽量使用鲜花、塑料花等祭品,祭奠已故亲人。增强环保意识,在规定范围内限量焚化各种祭品,不要乱扔祭祀用食品、包装物并及时清理,放入指定的`垃圾收集点。

4.不参加迷信活动。

三、小结:

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作到警钟长鸣!

清明节安全教育教案 14

教学目的: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对学生进行清明节祭祀交通、防火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保证清明祭祀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根据规定,清明节放假时间安排为:4月4日--4月6日,4月7日回校上课。节日中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了防患于未然,在此,我们特别提出以下几点要求,请同学们共同遵守。

二、清明节加强安全防范:

(一)、崇尚文明祭祀:

上山扫墓祭祖倡导用植树、献鲜花、花圈等文明祭祀方式悼念逝者;上山扫墓不要有乱砍林木行为,扫墓后要带走所有的垃圾,不要遗留废弃物在山上,以免破坏生态环境。每年一到清明节,到处都在烧纸钱,烟灰随风飘散,染环境,尤其是很多市民在路边烧纸钱,碰上易燃物还容易引发火灾,特别是有些坟墓在山上的,危险更大,烧完后处理不好,引起火烧山,损失更严重。如果用送花代替烧纸钱,既环保又能表达自己对先辈的怀念。告诉吸烟的家人和亲朋不要将烟头随手乱丢,因为这样也会引起火灾。

(二)、防火安全。

每年清明节都是火灾的高发期,因为人们有在墓前焚烧纸钱拜祭先人的风俗,非常容易导致意外伤害或火灾等事故发生。

讨论:扫墓时要安全用火,不玩火、不乱放火,做好哪些防火措施?师生共同小结:

1.请同学们参加野外活动时不要擅自带火种(打火机、火柴等),同家长一道祭祀用火时千万要把周围的.易燃物弄干净,如果不小心引燃了周围的易燃物就很容易失火烧山,酿成大错。

2.燃烧祭祀物品应尽量慢慢用小火,防止风大刮走燃烧的物品从而引起失火。

3.祭祀仪式结束后,不要立即离开,要仔细察看刚刚烧过的地方还有没有火星,一定要让火星完全熄灭后才能放心离开。

4.请所有同学回家告知家长,森林防火,人人有责,如果有谁不小心引燃了森林,谁将会负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责任。

5.如果有森林失火,请同学们不要参加救火行动,因为你们小,无自救能力,很容易出现伤亡事故,这样就造成了更大的损失,所以不允许小学生救火。发现失火要尽快在大人指引下远离火场,并及时报警。火警电话是119。

(三)、交通安全。

我国每年因各类事故约10万人,道路交通事故占60%以上。我国的交通事故位居世界首位,平均每天有280多人死于车祸。其中中小学生占总人数的8%左右。这个数字向人们敲响警钟,追根溯源,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违章违纪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

清明放假期间人多、车多,全校师生应自觉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师生共同小结:

1.乘车时,要密切关注车况,严禁乘坐非法客运车辆;乘坐公共汽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2.步行时,要注意来往车辆,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看报或做其他事情。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3.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进站,千万不能贸然行事,以免发生意外。

4.同学们要记住,出门前应该及时与家长沟通,告知家长去向。

(四)、防传染病、防食物中毒。

1、坚决不去购买路边小吃、流动摊贩的食品,不暴饮暴食,以免发生食物中毒和诱发肠道传染病。流感高发期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

2、做好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感、风疹等春季传染病的防控。平时做到三多:多喝水、多通风、多锻炼。提高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注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外就餐时注意饮食卫生安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

3、假期间应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正常作息,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假期过后,应按时到校。

清明节安全教育教案 15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和意义。

2.通过安全教育,让幼儿知道在清明节期间如何保证自身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3.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

1.清明节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2.安全教育故事或案例。

3.安全标识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清明节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回忆和讨论清明节的习俗,如扫墓、踏青等。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清明节是纪念谁的吗?我们为什么要扫墓?”引导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意义。

二、安全教育

1.教师讲述清明节期间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如走失、溺水、火灾等,并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

清明节扫墓时,要紧跟家长,不要独自行动,以免走失。

踏青时,不要靠近水塘或河流,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扫墓时,不要玩火,注意火源的使用和控制,防止火灾。

2.教师通过安全教育故事或案例,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提高安全意识。

三、安全标识学习

1.教师出示安全标识卡片,如“禁止玩火”、“小心溺水”等,引导幼儿认识并理解这些标识的`含义。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标识卡片配对游戏,加深他们对安全标识的记忆。

四、互动讨论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清明节期间,他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2.教师总结幼儿的讨论,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将所学的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课堂小结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清明节习俗和安全知识。

2.教师鼓励幼儿将所学的安全知识告诉家长,共同维护清明节期间的安全。

作业布置:

1.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绘制一幅清明节安全知识海报,贴在家里显眼的位置,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2.请幼儿向家长复述今天学到的清明节习俗和安全知识,并请家长给予反馈。

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幼儿是否掌握了清明节的安全知识,是否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以及是否增强了安全意识。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表现,教师可以对教案进行适当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清明节安全教育教案 16

活动准备:

相应课件、图片

教学目标:

继承清明节传统习俗,懂得尊敬父母,爱护、保护自我。

教学过程:

一、交通安全

乘车前往祭祀或出行时千万不要乘坐“三无”车辆,要密切关注车况;骑车出行时,要注意遵守相关的交通法规;步行出门时,过马路时候要牢记“一停、二看、三通”,“先向左看,再右看”,注意来往辆。

二、祭祀过程中的安全

在进行点香、放炮、烧纸等活动的时候应注意周围的'林木的防火事项,不要在易引起火灾的地方和时间段内燃放,不要在有风的情况和草地上燃放,祭祀完毕后,一定要确认祭祀用火已无安全隐患方可离开。

三、谨防欺诈、传销等不法欺骗行为

要提高个人的警惕性,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类似于诱惑的言语,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坚信“天上绝不可能掉馅饼”。

四、上坡时,不乱爬树。

五、总结

牢记“110、120、119”等紧急求助电话,遇到紧急突发状况时,不要慌张,保持头脑冷静,沉着应对,适时拨打电话求助。

4、在假期间,要安排好假日生活,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安排时间读书、学习,做到劳逸结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