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教育教学总结

学校综合实践科技活动总结(精选三篇)

学校综合实践科技活动总结(精选3篇)

学校综合实践科技活动总结 篇1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新课程,它的出现说明课改已进入以人为本、以发展能力、培养兴趣为核心的教育本位论阶段。新课程的的开发,为拓宽学生的视野,锻炼各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等都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但是,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是由不成熟的摸索阶段向成熟的发展阶段过渡,而现在我们的综合实践课正处于起点的位置上。

中心学校从本学期起始刚刚开设综合时间活动课。学校领导及老师们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利用假期间编写了适合我校,突出办学特色的“健康之我行”综合实践活动总方案,及校本教材模块。围绕这一主旨,由校长挂帅,教导处搭台,三年级组实施这样一套程序,来进行实验操作,并加入计算机老师,配合综合网络教学,根据校长室、教导处和综合组成员的摸索与实践,我校这个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将研究侧重点放在了知识性与研究性相结合这一块。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小,一味地开放,似乎有点无的放失,故此,有老师的带领,以学生自主性、差异性、开放性和体验性为主要特征的研究性活动,它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观念得以改变,而且也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切入口和落脚点。

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不在于给学生灌输和传授多少知识,而主要在于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特别是要把学生的人格、情感、审美、行为等素质的发展均纳入课程目标的范畴来设计,来实施,以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综合实践课程目标涉及丰富的发展领域,而其中态度、情感、技能的发展尤为突出。为此,我们努力建构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与创新的活动机制,充分重视学生对大自然的体验,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重视观察、实验、操作等体验性和探究性学习。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更着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获得,以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价值取向,真正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有具有乐观积极的人文情怀的人,使学生不仅能认识自然和社会,而且能认识自己,不仅使自己能主动适应社会,而且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促进者。

在方式上强调一切有利于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探索领域的活动形式,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和多种心理能力的投入。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如实践操作、专题研究、亲身体验、尝试实验等,不论是侧重观察、测量、记录、收集、整理、操作、讨论、比较分类、撰写报告或动手制作包装设计的科学制作活动,还是侧重社会考察、访谈等社会性活动方式,都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活、社会问题和科学现象进行研究,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作出结论,在组织形式上更加灵活。既有培养独立精神的个人活动,又有体现合作精神的小组活动等。比如,调查学校中餐的浪费现象,并由此引起得一系列思考,采取哪些措施……正是在这些独立活动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中,把创新的机会交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

让学生走进了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社区、社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尝试的品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了参与与社会服务的意义,并帮助自己及他人,在活动中增强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因此,我们说综合实践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学校综合实践科技活动总结 篇2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我校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程,以激励广大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鼓励热爱科学的青少年脱颖而出,为将来成为有用人才作好铺垫。我校精心积极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技活动,现将活动情况作以下总结: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技活动。

我校成立了许多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以陈亚君校长为组长,欧水明副校长为副组长,下属机构由杨仁和、陈翔负责校电脑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由林平老师负责校电脑兴趣小组活动;由欧校长亲手抓科幻画作品制作。每期的活动(每周三下午半天时间),领导总能认真检查,亲自下到班室询问活动工作进展情况。使此项工作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

二、已建立了“仓山区电脑机器人工作室”。

既可在周三下午半天时间对我校电脑机器人兴趣小组学生进行训练,又可将场地、设备提供给全区各校的师生活动,使此工作室成为我校电脑机器人活动基地。目前已投资数万元装修两间电脑机器人工作室,并购置了六套中鸣公司生产的中鸣机器人;添置了18台电脑。目前基本上能满足1个小班化学生加入到电脑兴趣小组活动中来。

三、设立校科技活动月和科技活动周。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类科普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校各级各类科技竞赛选拔输送了很多选手。

四、积极参赛,成绩斐然

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科技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

(1)指导学生参加福州市中小学生计算机奥赛,有2人获市一等奖;3人获市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

(2)指导学生参加“第九届福建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又有2个学生获省级一等奖,2个省级二等奖的好成绩,1个获省级三等然,该作品刊登在中国曙光教育网上

(3)指导学生参加福州市中小学生电脑机器人竞赛,1个获市赛二等奖,2个获市赛三等奖。

五、展望

今年学生很积极参加竞赛,人数增加,但学生的技巧素质还需要提高,在下一年的'工作中应有计划合理的安排训练的时间,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希望在20xx学年度的各项比赛中获取更好的成绩。

学校综合实践科技活动总结 篇3

随着春天的来临,我们三年级预定计划中的《找春天》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也正式展开了。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开始走出校门,在家长的带领下,带着对大自然的神秘和向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极力地寻找,尽情地感受,用眼看,用耳听,表现十分活跃;他们把自己的收获用稚嫩的笔画下来,用夹带着拼音的文字记下来,用一张张生动活泼的照片拍下来。通过实践体验,收获不少,学生的观察、调查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初步培养了大胆探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通过活动,学生对春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对大自然有了一种亲切感,大自然成了他们的第二课堂。这次活动,对低年级学生在校外怎样进行实践体验作了有益的探索,成为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新起点。

一、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激发探求的兴趣

活动在《美丽的春天》图片展示中拉开序幕。一张张美丽的春天风景照一出来,学生一阵阵的惊讶,“多么美丽的图画啊!”“啊,原来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孩子们的惊叫声还未停,头戴花环、身穿漂亮花裙的“秋姑娘”随着《野菊花》的优美音乐翩翩起舞。孩子们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兴奋,纷纷鼓起掌来,教室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伴随着的是啧啧的称赞声。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秋色,孩子们陶醉了。这时,我不失时机地提问:“同学们,秋姑姑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那么,你是从哪些事物中感觉到的?”学生一个个迫不及待地发言。有的说,是看到菊花感觉到的;有的说,是看到树叶黄了感觉到的。这时我提出:今天我们的任务是要从自己的身边开始来找春天。在散文朗诵《小公园的春天》过后,我问学生:“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去找春天?”学生有的说公园,有的说花园,有的说校园,有的说山上,还有的说田野。我又问学生:“在公园里,在校园里,在山上,在田野里,你可以通过哪些事物来找到春天的足迹?”学生纷纷畅所欲言。我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田野里的桃树、菊花以及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公园里的花、草、树木,校园里的花坛、树木、小朋友,天空中的大雁、燕子等来找到春天的足迹。学生非常感兴趣,好奇心被激发了,调查的欲望被调动起来。我又提问:“我们在找到春天以后,怎样把这些这些春天的足迹记录下来?”学生发言,可以用画把美丽的秋色画下来;用摄象机、照片把湖光山色拍下来;用录音把动听的鸟叫声录下来;用文章把美丽的景色写下来;用歌声把美丽的秋色唱出来;做树叶标本把秋色留下来。“除了以上说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办法来找到春天?”学生说,还可以收集一些描绘春天风光的图画,我启发他们,除了图画,还可以收集邮票、火花、糖果纸及照片,甚至可以上网查寻有关资料。这时,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急切地想投入到《找春天》活动中去。学生在图片展示、舞蹈激情、诗歌感染中激发了探求大自然的兴趣,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而且知道了怎样去找春天,这样就为第二阶段的观察活动打下了基础。

二、在亲身实践探索中体验春天的美丽

这次活动是学生第一次走出校门,走向大自然去实践体验,充满了新奇和困难,况且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这次活动能否成功,我们很是担忧,他们毕竟只有三年级啊!为了保证这次活动圆满成功,我趁开家长会的时机,特地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利用休息时间,一定要带着孩子出去,到公园去逛逛,到山上去走走,到田野上去看看,让孩子亲自去体验,去感受,去获得对春天的一份真实的感性认识。家长们都表示配合。我还要求学生一定要把自己所找到的春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来。之后,我通过调查,了解到除了个别几个学生因为父母忙,没有出去,只观察了校园、自己家的院子,绝大多数学生都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了观察实践,大部分学生观察了学校的生物园、七星岗公园、余荫山房等,还有的学生还观察了田野,收获很大,学生通过找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也知道了春天是一个成熟的季节,对春天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认识,活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动手制作树叶画提升认识,深化感悟并体验快乐和成功。

活动目的:

1、通过收集树叶,认识日常生活中树木的特征、生活习性,体会人与树木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爱树、护树的良好行为习惯。

2、通过调查、访问、上网等多种形式,提高收集资料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

3、通过动手制作,提高动手操作及创新的能力。

活动内容

采集树叶,搜集、认识生活中树木的生活习性、特征,制作树叶画。

活动方式:

采集树叶、搜集资料、交流评价、设计制作、展示树叶画。

通过开展《叶的艺术》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亲身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美妙的秋色,亲历了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体验到了探索的成功与快乐,这是课堂教学无法给予的。而且学生亲自去找树叶,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设计,把一片片树叶用剪刀裁成不同的形状,制成树叶画,再通过评价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和快乐。通过这次实践体验,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的习惯,独自开展调查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勤于动手、勇于探索、不怕困难、敢于实践的精神,这些将对学生终生受益。

四、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这次《叶的艺术》综合实践活动,总的来说是成功的,这要归功于:一、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去认识各种各样的树叶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新奇感,感受到了春天的浓浓的气氛;二、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是这次活动成功的保证,像这样大型的室外活动,很难集体组织,光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根本是不行的,家长的参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启动课比较成功,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也了解了找春天的途径和办法,因此,活动过程中有记录,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参与活动的面也很广,使整个活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与实践活动,我深深认识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组织形态。就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过程和活动过程。在“做中学,学中做”,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领悟和收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