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教育教学总结

建筑工地食品安全总结汇总三篇

建筑工地食品安全总结(通用3篇)

建筑工地食品安全总结 篇1

现就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监管网络初步建立。

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构建食品安全责任网络,积极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安全网络队伍。同时和各村签订了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监管责任,配备了监督员和信息员,从而健全了乡村两级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网络体系,有效地加强了我乡食品安全工作的力度。

二、安全监管有序推进。

按照县食安办的要求,上半年认真开展了“三小”摸底统计工作,对我乡辖区内所有从事食品加工生产销售的“小餐饮”“小摊点”“小作坊”进行全面细致的摸底排查,并登记册,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并按照要求开展了“小摊点”备案证发放工作。

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8月初积极组织对辖区内学校、幼儿园进行了定期和不定期专项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重点是证照情况、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以及食品卫生安全隐患。通过检查落实专人负责校园食品卫生,建立定点采购食品制度以及食品留样登记制度,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校园食品的整治规范措施提供全面的基础资料。

9月份按照县食安办关于切实加强羊肉及期制品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及时召开包村干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对全乡所有羊肉及其制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及个人进行细致的摸底调查,并与经营及使用的餐饮单位和个人签订合法经营承诺书,通过专项检查更好地维护了我乡群众的健康安全。

三、工作打算

全力维护全乡食品安全环境,确保不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完善全乡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和协管员队伍。

建筑工地食品安全总结 篇2

一、工作总结

(一)严格督导,狠抓落实

高度重视施工现场食堂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专门成立了检查小组,划片包干,深入工地,对在建工程进行全方位及时有效地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一是各建筑工地食堂持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持健康培训合格证情况;二是卫生知识及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情况。

(二)广泛宣传,深入动员

我局组织召开了建筑工地食堂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对建筑工地食堂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安排专人深入各工地落实。

(三)明确责任,突出重点

一是明确建筑工地项目负责人是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建筑工地食堂管理人员是食品安全直接负责人。在签订建设合同时,要将工地食堂的卫生安全工作作为重要条款。建筑工地项目负责人要和食堂管理人员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

二是完善建筑工地食堂建设标准,确保食品安全。为规范建筑工地食堂设施建设,各建筑工地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统一要求。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要求对建筑工地食堂建设进行改造。

三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规范食品加工行为。要求各建筑工地都建立健全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分别注定卫生管理、卫生检查,预防控制出现食物安全问题,建立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四)深入开展检查

按照各工地对照相关标准,认真开展自查活动,发现问题,逐项落实措施,认真整改。通过整治活动,提高了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杜绝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配合相关部门加强辖区建筑工地食堂的监督管理,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做好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二、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提高建筑工地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针对建筑工地从业人员卫生预防意识浅薄,缺少一定卫生防病知识,充分利用中午、晚上等建筑工人集中就餐时段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栏等形式向其宣传介绍食品卫生知识,定期在外来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及大型建筑工地附近开展现场宣传询活动,提高建筑工人对食物安全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化部门领导和建设项目负责人的食品安全意识,切实从思想及行动上做好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工作。

(二)进一步落实建筑工地食品安全责任制

努力推进建筑工地食品安全建设,强化建筑工地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建筑工人健康权益,充分认识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本市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把政府对建筑工人的健康和安全的关心落实到实处。

(三)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管,严把餐饮服务准入关

严格执行餐饮许可标准,落实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培训、登记备案制度,规范食堂从业人员行为。坚持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建立健全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建筑工人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

建筑工地食品安全总结 篇3

20--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食安委的指导下,按照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以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为抓手,扎实开展了原粮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用严格的标准,严格的监管,严厉的处罚,确保了全力保障群众的用粮、消费安全。今年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结合我局宣传工作特点,采取将宣传食品安全知识落实到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经销网点的工作措施。充分利用县上开展的“3.15”科技之春、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日等时机在县城、集市进行宣传,据统计,今年我局共组织宣传活动七次,悬挂横幅四条,制作宣传版面四块,发放宣传资料六百余份,接待咨询群众270余人,巡回全县各村镇宣传三次。

二、 强化培训,加强监管

一是利用年初局里举办春训会之机,邀请市粮食局执法大队业务人员对全系统职工干部进行了粮食质量安全标准、法律法规培训;同时对全县创建的放心粮油示范店、经销点的经营人员进行了粮油质量经营规范、食品安全系统的培训,有力的提高了执法人员、经营人员对如何发挥职能作用,如何为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粮油商品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是由县局一名主管领导带领监督检查股人员分三次,对全县的粮油经销门店、购销商、加工企业进行了拉网式的排查,共发现问题十七条,现场整改七条,限期整改十条,约谈企业法人两次,通过以上措施,有力的促进了原粮质量安全。

三是加强服务,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做好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关键要提高粮食经营者自身的依法经营水平,实行规范管理。为此我局为购销企业按照《统计法》规定,建立了粮食购销加工统计表册,并按月将数据统一上报。

三、存在问题

1.原粮安全监管力量需进一步加强,我局监管人员年龄偏大,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2.原粮市场分散、量大、面广,广大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差,尤其是各镇集市存在霉变粮;原粮加工小作坊设施条件差,这些问题仍然是农村原粮购销、加工监管的薄弱环节。

3.原粮经营人员普遍文化素质偏低,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监管力量的充实。建议县上能调配年轻、专业知识较高的人员充实到粮食执法队伍中来。

2、在我局现有监管力量充分发挥作用下,协调各镇办,原粮购销、监管责任落实到食药所的管辖范围。

3、创新宣传手段,继续开展食品安全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认识水平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