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知识 \ 工作心得 \ 心得体会范文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篇1

通过参加本次阳光师训活动,有幸听了四位优秀老师的优质示范课,以及两位老师的报告,听完之后我受益匪浅,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1、几位老师都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她们都能根据课文的具体要求,紧紧抓住课题,步步深入课文。

2、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对于初教语文的我来说,这一点是最重要,也是最值得我学习的。

3、注重学生文明礼仪知识的教育,向学生渗透了文明礼仪知识。

4、注重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新课标中提到:学生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感悟,就是有所感触而领悟,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性有所感,理有所悟。“感悟”贵在悟,而教师的引导是第二位的。这在李老师所执教的《桂林山水》一课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5、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亲切,到位。如老师运用“你真聪明”,“你可真是个细心的孩子”,“你真有礼貌”等来鼓励学生,这些语言虽朴实自然,却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之下,我决定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自我改进:

1、不断学习,提升素养。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平时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特别是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要不断地阅读,博览全书,坚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让这些名著、经典来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2、要转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被动地学习。现在,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让我们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我们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要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还应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此次活动,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朝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篇2

一、注重生字的指导与书写。

我发现不论哪个学段的教师都特别注重生字的书写指导和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一点我自觉做得不到位,自从到了五年级后我就放松了写字方面的指点,觉得他们已经掌握了书写的要点,剩下的就是写好的问题了。现在看来其实不然,学生的习惯养成还没有完全定性,他们需要老师的提点,这样才能督促他们做得更好。

二、诗词的诵读各具特色。

教师们特别重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诵读方式:齐读、范读、唱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大声读出节奏,小声品出诗情,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热忱,点燃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引导学生直接与古诗词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声断而气连的古诗词朗读让人回味无穷;声情并茂的情境朗读更是把学生带回了作者的时代;生动有趣的吟诗、唱曲等更是平添了学诗词(曲)的乐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读出了诗词的隽永的意境,更读出了作者的感情。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有层次地读,有实效地读,通过不同方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和画面美,透过文字去领会作者所赋予诗词的生命,这也将是我今后教学生朗读古诗词的目标。

三、注重诗词意境的品析。

在读的基础上,注重了诗词的意境美,古诗词历史久远,古韵深厚,教学时很难达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要求。教师不是通过简单的字词教学、诗词古文今译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诗词意境的,而是通过各种有实效的朗读方式来体会,通过师生的情境对话和有效的引导,一点一点地去感受文字的意蕴,去理解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四、有目的的写,固化知识。

写也是其中的一个亮点,许多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设计了不同的练习,通过写的过程,使学生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如此有效的小练笔,既使教师抛出的知识有了落脚点,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学生们精彩的见解,往往博得台下阵阵热烈的掌声。

五、注重知识的拓展迁移

在品诗诵词的同时,教师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找准了语言的训练点,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料袋帮助学生理清诗词相关联的知识点,让学生从资料袋中获取所需的信息,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思考与归纳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梳理知识点,理解诗词的意境,可谓是一举多得。

六、课件音画美

课件的制作既实用又不花哨,音画效果令人赏心悦目;既符合了教学需要,又给人以美的享受,让诗意在音乐和画面中流淌,营造出浓郁的古诗词氛围,使学生乐于在如此美妙的意境中学习,让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地在愉快的环境下积累了相关的课外古诗词。

这次的听课对我的启发和触动很大。在那些老师的循循善诱下,一首首古诗词仿佛回到了它们当时所处的时代,充满灵性而富有诗情画意。真所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其次,通过学习,我更加认识到老师引导的重要性,往往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意识。如果我们也能如此去上古诗词的话,必能把古诗词的枯燥教学局面扭转,使学生乐于学习古诗,乐于背诵古诗词。语文教学正象是这一首首意境优美的诗词,教师们的优秀更让我反思自己的不足,学习---是我心甘情愿去做的事,只有这样自己才会更加充实,才会不断成长。正所谓说学无止境---在聆听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历练自我。这就是我这次听课的心得,真是不虚此行,它必将对我今后的教学起到很大的帮助。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篇3

11月16日,我听了窦z老师的课和讲座,这样精彩有趣的课,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大有收获。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语文教学的目标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在演绎这门艺术的同时,你是否想过,六年的时间你究竟要教会孩子们什么?是认识几千个生字?是多读几百篇文章?不是,窦老师对六年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一手好汉字,一口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二、语文课的思想

1、什么样的课还它什么样的味道。

窦桂梅老师那天上的课是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课堂的开始,窦老师既不是给学生介绍安徒生,也不是让学生齐读课题,而是给学生们介绍这篇课文的体裁:常人体童话。童话分为三种:拟人体童话,超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那常人体童话有什么特点呢?荒谬,幽默,好玩,而且面对现实表现现实。整堂课,窦老师紧扣体裁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课后,她提出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加强文本体裁意识。常人体童话就讲出常人体童话的味道;《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就讲出民间故事的民间性,调侃性;《林冲棒打洪教头》,是什么?最早是评书,那就以评书的形式来展现。让学生充分领会文本的魅力,学得酣畅淋漓。

2、儿童站在课堂的正中央。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便要将他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让学生自主预学,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上,让学生将自己的问题都抛出来,老师将问题进行编织,再引导学生探讨,将问题解决。而在最后,又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和启发走出课堂。

三、整合的魅力

窦老师的教学理念在不断完善,她的课完美的体现了她的教学理念。不再是“三个超越”,不再是“主题教学”,而是包含了“三个超越”和“主题教学”的“1”。这个“1”就是整合。它包括了学科内的整合和学科间的整合。

1、学科内的整合。

最要说的是教材,她们的教材不是单一的一体人教版或是北师大版,而是对所有现行教材进行了分析归纳的整合。也不是每一篇课文都照着课本要求精读细读,而是对经典文本进行精读,全面落实,精学精练。其他的就进行略读,疏通文意,掌握字词即可。但是,还加上了诵读和阅读进行补充。

2、学科间的整合。

学科间的整合有语言与阅读的整合和语文与英语、美术、音乐的整合。语言与阅读的整合一直都是语文老师注重的一块,但是语文与英语、音乐、美术怎样整合呢?

《皇帝的新装》是由英文翻译过来的,那就将英文原文拿出来和学生一起赏析,对比,从而体会语言的魅力。那和音乐美术呢?课堂上学生要表演《皇帝的新装》,窦老师就备好了三幅皇帝出游的世界名画和三首著名的交响乐让学生选择作为背景,在学习文本的同时也感受到图画与音乐的魅力。

最后,窦老师还笑着说在她们学校是老师好好学习,学生天天向上。这句话也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此,我要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相信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篇4

今天,有幸的聆听了几位老师的品社课,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让我对品社课程的性质,基本结构,教学目标等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真好似乎受益匪浅。简而言之,就是用无痕的活动来代替有形的说教,它不同于过去那种外加的,灌输式的道德说教,而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似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几节课精湛丰富,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本节课通过调查,分析,合作交流等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动脑,突出了学生获得知识的体验。这几节课切合实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采用模拟体验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了交通设施的重要性,

总体感觉耳目一新,把知识与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总之,通过学习观摩,是我深知,想上好一堂课需要我们进新的研究教材,挖掘教材,设计出学生了学的教学形式,课后还要进行反思。只有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总结。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听课中不断感受,不断体验,不断反思。感觉到新课程的理念正在进一步深入人心。教材活了,课堂活了,学生活了,课堂的实效性愈发显著。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做中学。模仿中学,体验中学,兴趣中学,这样的学才更有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