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学校工作总结(通用3篇)
《新义务教育法》对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生,忠于职守。《教师法》告诉我们: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和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明白了自己的职责所在,也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虽然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却肩负着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于是在学习之余,仅靠着自己从教以来点点滴滴找出了工作中的不足和以往教学中留下的遗憾,终于明确:身为教师必须要做到全身心去爱自己的学生。因为当你走进学校大门时,你的一切就已经不属于你自己了,而是属于孩子们。喜欢学生、爱护学生,应当是教师的天职,正所谓:师爱即师魂。可是在实际中真正做到这一点,尤其是做到喜欢每一个孩子,却是非常不易的。教师不应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人情的亲疏、智力水平的高低等因素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公正合理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只应在乎学生是否学会做人,是否学会求知,在教学中应本着求真、求善、求美,最后才是求知这样一个原则来教书育人,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师势在必行的工作。如何做到真正减负?怎么样做才能减到点子上?每一位教师都在思考探索。为了打破传统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更为广阔、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空间里,接受全面的培养,获得真正的全面发展,除了针对课堂教学加以改革之外,我对学生的作业布置中也丢掉了以前的简单重复的内容,改为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分层次设置不同的作业。
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教育学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缺乏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体罚。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少爱心,不会关爱学生。四是教育评估机制,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管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作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须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二十一世纪的学校教育需要的是对学生有爱心,对工作敬业,对自身不断充实的高素质、强潜能和综合知识能力完备的教师。希望我能在自己的努力后,早日成为这样一名高素质的、合格的教师。
为了进一步适应我国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规范我区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全面提高办学水平,根据《xx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琼教基〔20xx〕9号)精神,我区紧紧围绕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师资建设、德育工作、质量效益这五大方面,坚持每学年度对全区11所中小学校进行评估定等。洋浦中学、洋浦第一小学、干冲小学三所学校被评为区级示范性学校,干冲二小、新都小学、东浦小学、新英湾小学、洋浦小学、唐屋小学六所学校被评为区级规范性学校,夏兰小学、公堂小学(该校本学期已并入新都小学)二所学校被评为区级合格学校。经过将近三年时间的创建,我区到目前为止已有80%的学校符合市县级“规范化学校”的标准。现将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几点成效
(一)学校的办学方向进一步明确。1995年,我区就推行“三自一包四自主”,对学校实行定期评估、分类管理制度。这种评估以办学水平和办学业绩为主。20xx年,结合省出台的《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方案》,对评估方案再次重新修订,认真制订了《洋浦经济开发区中小学校评估考核实施方案》,为各中小学校形成长期有效办学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二)学校的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以评估为抓手,推进依法办学、规范办学。通过校长竞聘、各学校中层以上管理干部竞聘上岗,落实“三会”制度(学校管理委员会、校务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一步步提升。
(三)学校的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硬件建设投入力度一年年加大,特色办学,成绩突出。洋浦中学的声乐、网络建设、校本研训,洋浦第一小学的器乐、校本课程、班级文化建设,干冲小学的合唱、校园文化建设,新都小学的舞蹈、综合实践活动,洋浦小学的美术,干冲二小的体育,等等,素质教育纵深发展,特色办学成效显著。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味。
(四)学校班子凝聚力得到有效增强,教师工作状态不断向良好态势发展。各学校都确立“一盘棋”的思想,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在评估、评优中形成了“我为学校争荣誉”的良性竞争机制。
(五)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教育均衡发展初见成效。上学期新都小学捆绑管理公堂小学,本学期新都小学合并公堂小学,有效地解决了薄弱学校的教育管理问题,使学生能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缩小学校间的发展差距。
二、几点做法
(一)建立机构,明确职责,分级落实。为使我区创建规范化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20xx年我区成立了洋浦经济开发区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亲自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和指导我区规范化学校创建的日常工作事务。召开全区创建规范化学校工作动员大会,制订并下发《洋浦经济开发区创建规范化学校工作方案》,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的创建规范化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合作,确保领导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健全相关创建规范化学校的制度,确保创建规范化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投入,调整布局,整合资源。随着洋浦保税港区建设的全面展开,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迎来新的高潮,教育也展现出朝气蓬勃的新气象。近年来,全区学校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投资2亿多元,新建洋浦中学;投资1亿多元新建洋浦一小、洋浦三小,扩建东浦小学和新英湾小学;投资1千多万元,添置和更换全区学生课桌椅;投资2千多万,装备中学实验室11个,多媒体40套、学生电脑教室3间共计213台,为全区9所小学各配备30台学生电脑教室和多媒体室各一间。10所小学中,有一些学校规模比较小,设备设施缺乏,办学效益低下,有的面临搬迁调整。为此,我们把学校的布局调整和创建规范学校有机结合起来。洋浦中学重新选址新建已投入使用;洋浦第一小学重新选址建校工作接近尾声,计划下学期可以投入使用;洋浦第三小学已在搬迁新区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先是把公堂小学捆绑到新都小学,本学期已完全合并;干冲小学合并夏兰小学的工作准备展开。
(三)组织培训,组建队伍,加强督察。一是我局结合实际情况,组织评估组成员培训,主要学习《xx省义务教育中小学评估方案》和《洋浦经济开发区中小学校评估考核实施方案》,提高认识,领会评估方案和评估标准,理解精神实质,为评估工作奠定基础。组织校长培训,逐条逐字学习省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方案,并要求各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培训学习。每年组织校长开展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研讨。二是组建两支队伍,一支是学校自评队伍,每所学校都由校长为组长组建学校自查自评小组,负责学校全面创建工作;另一支是开发区评估队伍,由社会发展局牵头,组织人事、纪检、审计、办事处等部门,为评估工作奠定基础,在整个评估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每年的1月份用3天时间对全区学校进行督察,了解学校创建工作进度和实际情况,帮助和指导学校理解评估标准,对创建工作有积极的帮助作用。
三、几点经验
在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有了一些体会。主要是:
(一)领导重视是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一是区主要领导优先发展教育,资金投入巨大,并亲自调研,深入学校,解决问题。二是社会发展局局长、分管副局长担任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正副组长,指导和参与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为我区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二)广大教职员工思想认识到位是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顺利推进的强大动力。工作动力来自人的思想认识,在创建工作中,经过认真培训,师生认识比较到位。认为创建规范化学校是提升办学水平的一次良好契机,学校能得到发展,教师个人也得到发展;管理得到提升,教师个人也得到进步。有了这样的思想认识,创建工作才有了动力保障。
(三)重视并落实整改是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创建工作中,我们每年都组织力量对创建学校进行评估,评估后提出整改意见,以学年度为周期,不断创建,不断评估,不断整改,不断完善,一年年进步。
四、几点困惑
开展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以来,虽然领导高度重视,将之列入全区教育发展规划当中,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创建工作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原因,全区各学校办学条件、生源、人数、位置、师资等差异较大,发展极不平衡。有4所学校学生人数在300人以下,且在进一步萎缩。而中学却达6606人,规模超大。二是学校的规划布局难以明晰。因为整个开发区的规划在不断修变,搬迁调整变化大。老干冲区4所学校原来是搬迁区,不断变化中,现在至少2所确定不搬迁。举棋不定中,政府难以投入建设资金。三是硬件设施差距大。尽管1995年开始就对学校进行评估,但评估标准着重在“软件”有意避开“硬件”。部分学校体艺器材缺乏,图书资料几近空白,实验教学流于形式,教育信息化发展滞后,厕所蹲位不够,等等。近年来虽有改观,但任务还很艰巨。
五、今后思路
为全面落实创建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的建设工作,结合洋浦规划调整和搬迁调整,加快学校布局调整的步伐。按照“整体启动,分步达标”的原则,撤并整合3-4所小学,全区小学规划为6-7所,中学1-2所。明年3月新建第一小学建成使用后,将与中学一起申报省级规范化学校;然后将洋浦二小、东浦小学、新英湾小学建设为省级规范化学校。
总之,创建规范化学校,是我区的教育能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有力手段,我们相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洋浦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支持、以及全区各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创建规范化学校的任务。
近年来,大桥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积极推进均衡发展创建活动,以“以人为本,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为办学理念,贯彻和爱育人思想。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亲切关怀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学设施不断更新,校园环境逐年改变,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管理日趋科学,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下,我校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配备都焕然一新。
一、政府重视
叶集区针对教育公平,大力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针对教育质量,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通过多项措施创办社会满意、学校满意、家长满意的学校,让学生爱学校、爱学习。
区政府持续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我校的投入,近年累计投入400多万元,校容校貌发生显著变化,办学条件显著提升。
二、回顾历史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洪集镇大桥村,创建于1971年,其前身是大桥中学。曾经的大桥学校整体环境脏乱差:大门破旧不堪,大铁门锈迹斑斑;厕所昏暗且漏雨,难以如厕;楼房外表斑驳脱离,教室门窗大多数损坏,灰尘堆积;学生课桌几无完好;学校无一个像样的功能室,仅有的一点理化生实验器材没几个能用;校园道路坑坑洼洼;校园绿化杂乱无章,菜园可谓是见缝插针;就连学生就餐的食堂也是逢雨必漏!整个校园可以说是百废待兴!
三、学校创建
在上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下,近几年累计投入400多万元,校容校貌发生显著变化,办学条件显著提升。
1、工程建设。20xx年上半年利用政府提供的资金拆除旧办公楼和男女生宿舍间教师居住区,并对拆除后的进行绿化,使得整个校园建筑物有序,地面平坦,绿意盎然。
2、运动场整治。利用政府的2万元资金对学校的运动场进行整治修葺。整治后的运动场焕然一新。现在的运动场面积为3568平米。
3、校园美化绿化。利用区政府资金对校园进行全方位、高质量绿化,面积达8000平方米。对校园内的道路全部重新建设,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并对部分角落进行了硬化。对教学楼、综合楼、办公楼进行重新粉刷一新。
5、校园文化建设。由于学校原有的基础薄弱,校园文化建设一片空白。学校在教科局的领导下,于20xx年春季立即着手谋划,确立了以“书香校园”为理念的校园文化,共投入16万多元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6、功能室的配备。在区政府的支持下,学校自20xx年开始陆续配备各个功能室。目前所有功能室全部配备到位并正常投入使用,各项活动正常开展。现有实验室3间,美术室、音乐室、体育器材室、留守儿童之家一个,多媒体教室1间,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班班通,图书(阅览)室1间。图书达到12630册,生均图书45.1和49.6。计算机房1间,有计算机50台,生机比达到5.6:1和5:1。互联网接入带宽30M,所有教师开通网络学习空间。
7、师资力量齐全。现有教师33人。各学科教师基本满足教学需求,音体美教师齐全,各级教坛新星、教学能手5人。
四、硕果累累
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亲切关怀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校园环境大大改变,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的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促进了我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1、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有序,彻底清除了大门口两边小商品房和杂物。
2、学校整体环境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整个校园干净整洁,建筑物设计有序,到处是绿茵茵的草地和郁郁葱葱的花木。
3、各室靓丽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室内设计井然有序,彰显特色。学校按标准配备了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等功能室。为了充分发挥功能室的作用,提高使用率,学校各室都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建立使用台账,教务处不定期检查督促。
4、校园文化品位高,整个校园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在“书香校园”的理念指引下,将校园文化融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将校园文化融入到每一个班级中,将校园文化融入到每一个师生的心中!
5、文明素养成果显著。学校所有的小学科正常开课,各项活动正常开展,整个校园都活起来了。
校园内我们除了听到琅琅书声,还听到了:优美的音乐声、操场上整齐的步伐声和哨声,孩子们文明的语言和亲切的问候声,听到更多的是孩子们那朗朗笑声!
我们看到的是:偌大的校园干净整洁,不见有人随手乱扔垃圾;墙壁一片洁净不见一个痕迹;各种标牌完好如初不见一个受损;花草树木翠绿葱郁,不见一个受伤;看到更多的是孩子们那一张张笑脸!
五、迎检路上
迎检路上,全校同一个目标,同一个追求,没有一人抱怨,没有一人退缩。在这个重要的阶段,真正体现了家校携手,学生们伸出稚嫩的'小手拔掉杂草捡起废纸;家长们纷纷牺牲工余时间帮助学校建设;周边村民自觉自愿的清理好掉圾柴草;为学校建设献计献策。大桥学校教育人践行着“高分通过”的目标,努力耕耘。看着化茧成蝶美丽蜕变的校园,回首过去的7个月,感人的场面一幕幕浮现在眼前,老师们默默奉献的画面历历在目。
为了校园建设,大桥教育人真正做到了“5+2”“白+黑”,整个暑假老师们放弃了休息,顶着烈日,在大太阳底下铺地面、平操场、除草等,衣服上满是灰尘和白灰点子。余辉校长亲自带领老师们栽花草、除野草、清垃圾,什么脏活、累活,给老师们做好表率,脸晒得黑里透红,鬓间的白发也落下许多。看着这样一位校长,默默的不善言辞,脸上长期挂着微笑,身影闪现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老师们都被感动了。工会主席饶政清负责总后勤,既要负责全校的卫生又要为加班老师生活操心,但他没有抱怨整天笑脸迎人。迎检办的屋子是最忙碌,白天收集所有的资料然后归档,夜间灯火通明逐一审核,张维华主任、黄广涛老师毫不抱怨,精益求精,努力做到最好。吴生静、夏多玉等功能室管理虽然家住很远但为了迎检目标以校为家,为通过国检付出了很多。
暑假里虽然一直加班但是老师们心甘情愿,起早贪黑的守在学校、干在学校就是为了实现高分通过这个目标。看着原本陈旧的校园变得越来越好,目睹了教学楼的日益美观,老师们欢欣鼓舞,干劲十足。
迎检一路走来,我们虽然艰辛付出,但是却收获了让我们引以为傲的迎检精神,让社会看到了叶集速度、叶集力度、叶集温度。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学校特色建设同步推进、学校基础建设与内涵发展同步提高。积极创建书香校园、质量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使学校成为成就教师、发展学生的摇篮。力争办让上级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优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