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备课的方案(通用8篇)
备教材内容
1.本课时教学的是教材82~83页的内容。
2.教材以“下棋”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调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3.梳理本节课的知识,把所做的题目分类,渗透已学知识的基本结构,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备已学知识
举例
数数
一双手有几根手指?
数的顺序
17 16 15 □ □ 12
数的组成
几和几组成7?
基数的意义
1号到4号放假,放几天?
序数的意义
星期五的前一天是星期几?
比大小
比一比:12○13 21○30
计算
7+3=? 18-7+3=? 12-6-6=?
位置
粉笔放在讲桌的( )面。
认识图形
8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体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吗?
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数学乐园”这一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在我们日常游戏活动中,也有数学存在。
2.在游戏活动中复习并运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比较大小的方法及顺序等有关内容。
过程与方法
以“下棋”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调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梳理知识的重要性,体会归纳整理知识的好处。
2.初步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和倾听习惯。
备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与大小。
难点:从多角度、多途径探索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备过程讲解
活动内容 玩“下棋”游戏。
活动过程
1.明确活动要求。
(1)2人一组游戏;
(2)猜拳决定谁先走;
(3)按①、②、③……⑦的顺序走;
(4)走哪格答哪题,答对了停在这个格,答错了后退一格;
(5)再猜拳,决定谁走;
(6)先到终点的人获胜。
2.明确猜拳的方法。
石头对剪刀:出石头的人赢,先走。
石头对布:出布的人赢,先走。
剪刀对布:出剪刀的人赢,先走。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分数乘法的运算律,应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等。
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应抓住教材特点,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提高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材将解决问题与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结合起来。每个内容的学习都安排了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归纳计算方法,逐步得出一些结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材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注意指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并运用图示将这些信息和数量关系表示出来。
备内容
分数混合运算(一)(1课时)分数混合运算及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分数混合运算分数混合运算(三)(1课时)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分数混合运算(二)(1课时)分数乘法的运算律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在分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
2.能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会列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1.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理解、分析数量关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在计算分数混合运算的过程中体现迁移的思想。
3.掌握列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4.在讨论分数混合运算时,由整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引入并探究,体现了类比思想。
1.经历探究分数混合运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体会数形结合的探究策略。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勇于质疑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备重难点
重点
1.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应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利用方程解决相关问题。
难点
1.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
2.能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混合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轴对称再认识(一);轴对称再认识(二);平移;欣赏与设计。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结合实例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轴对称和平移现象,本单元的内容是上述内容的进一步深化。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会运用平移、轴对称的知识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备内容
轴对称和平移
轴对称再认识(一)(1课时)→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轴对称再认识(二)(1课时)→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平移(1课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欣赏与设计(1课时)→平移、轴对称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利用平移、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数出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数量,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将简单的图形平移。
4.能灵活地运用平移、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中经历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补全轴对称图形方法的过程。
2.在具体的操作中感受和探索画平移图形方法的过程,加深对图形平移特征的了解。
3.在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轴对称和平移设计简单图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2.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备重难点
重点
1.借助方格纸,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画出简单图形按要求平移后的图形。
难点
掌握补全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认识中括号、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知识。
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与四则运算联系紧密,这些基本运算律既是算理,也是运算的本质。这部分内容是计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作能力。
在本单元之前,教材在运算中多次渗透了运算律和简便计算的一些方法,学生积累了初步的学习活动经验。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第一次系统地学习运算律及其应用,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也为后续在小数、分数运算中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备内容
运算律
买文具(2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认识中括号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1课时)
发现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并能用字母表示;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加法结合律(1课时)
掌握加法结合律;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减法的运算性质
乘法结合律(1课时)
掌握乘法结合律;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乘法分配律(2课时)
掌握乘法分配律;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能用字母表示。
2.认识中括号,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应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1.经历探索运算律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思考的活动经验,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经历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过程,体会符号化的数学思想。
1.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善于猜想、敢于质疑、举例验证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在计算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仔细审题、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备重难点
重点
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应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难点
1.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乘法和口算除法两部分。
本单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乘除法口算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为后面学习笔算乘除法打好基础。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除法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口算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内容
乘与除
小树有多少棵(1课时)→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应用
需要多少钱(1课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丰收了(1课时)→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植树(1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运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通过与他人交流算法的活动,初步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计算的灵活性,逐步发展运算能力,初步养成善于倾听、勇于表达、反思质疑的良好习惯。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运用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受乘除法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切身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产生爱数学、爱生活的.情感。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数学、用数学的自信心。
备重难点
重点
探索并掌握乘除法口算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难点
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数一数、比多少。
准备课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和比多少的基本经验。帮助学生建立10以内数的概念。通过具体事物的数量比较,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为后面学习正确数数和比较数的大小做好准备。
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学习了口头数数,会简单比较事物的多少,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确立10以内数的概念,调用已有的“比多少”的经验,理解“比多少”的道理,为后面学习“比多少”奠定基础。
备内容
数一数(1课时)认、读10以内的数;学会数数的方法
准备课
比多少(1课时)“同样多”“多”“少”的含义;比较事物多少的基本方法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数数活动,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事物个数的基本方法。
2.在比较事物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事物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体会符号化的思想的运用,发展抽象思维。
2.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数量相同的各种事物可以用同一个数表示。
3.通过比较事物的多少,将不同事物用虚线一一对应起来比较,让学生体会对应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
2.培养学生爱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并使学生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备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数数的方法。
2.会正确进行比较。
难点
1.能有序地进行数数。
2.能比较事物的多少。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本镇各小学的实际情况,按照“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讨论吸收,经验共享”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以长官镇第一小学为集体备课龙头学校,促进全镇教师全员参与,全面提升全镇教师的素养,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
二、集体备课领导机构
1、集体备课领导小组
组长:孙智
副组长:郭殿
组员:邴界张
2、学科备课组
为便于集体备课的顺利进行和管理,中心校创建三个学科备课组QQ群,全镇教师分别加入相应的QQ群。语文备课组QQ群:,数学备课组QQ群:
综合学科组QQ群:
2、主备学校学科备课组
年级
语文组
数学组
综合组
一年级
组长:韦玲
组员:杨桂敏、高晓艳、杨爱玲、柳文宁
组长:李玲利
组员:周海峡、杨丰丽、郑影、谷莉
组长:张剑文
组员:任曼丽、李宁、张晴子、李倩倩、赵青青、白雪、翟俊文、徐勤喜、丁荣华、牛林
二年级
组长:张志江
组员:夏莉莉、孙志强、李文宁
组长:邱坤
组员:胡曼曼、侯银萍、于婷婷
三年级
组长:朱傲
组员:李保宏、杨立文、李飞
组长:张鹏
组员:赵、马成
四年级
组长:杨杰
组员:齐丽超华
组长:杨梅
组员:吴南南
五年级
组长:刘明
组员:顾越越
组长:李振
组员:李俊家念
六年级
组长:俊
组员:亓明玉静
组长:李洋
组员:韩明小凡
三、集体备课形式
为了使集体备课有效地落到实处,并能辐射各村小,根据我镇小学的实际情况,我镇的集体备课采取集中备课+网络备课的形式进行。
四、集体备课的流程
1、个人初备
根据集体备课计划,由主备学校学科备课组组长提前确定主备教师,并通知主备教师根据教学进度选定集体备课内容,并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基础上,结合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教学设计方案。
2、集体研讨
主备教师把初备教学设计方案发到学科备课组QQ群供全镇学科备课组教师研讨。学科组全体教师在充分研究初备教学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见解,及修改方案。
3、修正预案
主备教师根据学科备课组的老师提出的有效建议修改自己的预案,使预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科学。
4、课堂实践
由主备教师(或者同学科备课组的其他教师)根据修正后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公开教学,学科备课组教师听课,检验修正后的教学方案的时效性,并取长补短。
5、教后反思
学科备课组教师在听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6、收集资料
主备教师要在集体备课中,全程收集资料,并把资料按初备教学设计、集体研讨亮点和建议、修正预案、教后反思的顺序整理,交学科组备案。
五、考核与评价
1、备课组长负责本组教师的集体备课的具体落实,确保备课按照规定的时间实施,集中备课实行签到点名制度,任何人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或缺席;网络研讨时,学科备课组的每位成员都要发表个人见解,有合理的.或独到的建议。凡集中备课无故迟到、早退或缺席者分别扣考勤分5分、5分、10分;网络研讨没有个人见解或敷衍应付者扣考勤分10分,全部纳入个人绩效考核。
2、集体备课讨论后形成的教学设计方案,可以作为中心校业务检查或职称评审时的教学设计(必须有教师个人每课时的教学札记和教学反思)。
3、中心校定期对各学科备课组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作为期末对各校进行评比的一项依据。
教学目标:
1、学会jqx三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初步掌握jqx和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3、学会jqx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准确拼读jqx开头的三拼音节。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下、洗、衣、服、鸡”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6、会读、会认、会用词语:下棋、洗衣服、搭积木
教学重点:
能够使学生掌握jqx和ü相拼的省略规则,并且明确jqx与u不能相拼。
教学难点:
能够使学生掌握jqx和ü相拼的省略规则,使学生能够区分p—q的字形。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jqx三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jqx与单韵母i的拼音。
3、学习jqx与ü的拼音,知道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认读6个韵母。比较u和ü的区别。声母b-----dp------g顺口溜念。
2、我们已经学了几个声母了?认读声母,哪几个声母读的时候要送气?(ptk)
二、引出新课,提出要求。
我们已经学了6个单韵母,13个声母。学会了拼读音节,帮助我们认字。今天我们学习第六课,还要学习3个声母,比一比,看谁最先学会,做到会读、会认、会写。
三、教学声母jqx。
1、教学声母j。
(1)说: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一只鸡伸长脖子去啄头顶上的蝴蝶。)我们把“母鸡”的“鸡”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j。板书:j
(2)听:教师示范,学生边听边看。
(3)读:学生试读,齐读,开火车读。
(4)记:看看j像什么?(像一只伸长脖子的母鸡,上面的就像母鸡头上的蝴蝶。)
教顺口溜:鸡吃小虫jjj,竖弯加点jjj。(边念顺口溜,边书空j的笔顺。)
2、教学声母q。
(1)看图说话:图上画了什么?(七只气球在天上飞。)气球的“气”改成第声,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q。
(2)听老师读j和q,有什么不同?(q要用力,是送气的。)教师领读、指名读、j—q对比读。
(3)q像什么?教顺口溜:气球拖线qqq,左上半圆qqq,像个9字qqq。
3、教学声母x。
(1)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
(2)教师领读,学生模仿。
(3)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刀切西瓜,像个叉叉。)
四、教学声母jqx与i的拼音。
1、出示jqx与i的拼音,学生自由拼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对比读:j—jiq—qix—xi,说说有什么不同?(jqx是声母,读得轻又短,jiqixi是音节,读得响而长些。)
五、教学jqx和ü的拼音。
1、自由拼读:n—ü→nüj—ü→jul—ü→lüq—ü→qux—ü→xu
读一读,想一想,这些音节有什么不同?
2、指名拼读,谁能说说ü有什么不同?(n、l和ü相拼时ü不变,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不见了。)
讲故事:j、q、x是非常调皮的三兄弟,u弟弟见了它们就害怕,不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小ü知道了,想去劝劝它们,可j、q、x三兄弟见了小ü就调皮地把小ü的两只眼睛蒙上,要小ü和它们一起捉迷藏。从此,小ü见了j、q、x,两点就不见了。出示:ju、qu、xu、问:被蒙上眼睛的是谁呀?
用儿歌来记住ü上两点省略的规则:小ü见了j、q、x,去掉两点还念ü。
3、ju、qu、xu带调认读。
六、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声母jqx和音节ju、qu、xu,复习ü上两点省略的规则。
2、学习jqx与介母i的三拼音。
3、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4、认识“下、洗、衣、服、鸡”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5、会读、会认、会用词语:下棋、洗衣服、搭积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做找朋友的.游戏:拼读音节,复习两点省略的规则。
2、读音节,口头组词。
二、学习jqx与介母的i三拼音。
1、出示:guākuāhuā拼一拼,这些是什么音节?(三拼音)中间的u叫什么?(介母)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三拼练读,一是快,二是连。)
读音节:guokuohuo
2、jqx只和单韵母iü做朋友,但它们也很想和a交朋友,可不认识,怎么办呢?i弟弟说:我来做个介绍人吧。
出示:jqx—i—a→,这个i在这里就做介母,这样就成了三拼音,谁会拼读?(指名读、齐读)
3、拼读三拼音。
三、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在一起》,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四、看图拼读音节,认生字。
1、练读学过的带调音节。
2、看插图,图上画着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3、拼拼读读图上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出示带拼音的词语:下棋、洗衣服、搭积木,根据拼音读一读。
5、出示生字:下、洗、衣、服、鸡。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6、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7、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五、巩固练习。
1、拼读音节。
2、跟录音读课文。
六、小结。
学了这一课,我们又学会了3个声母,会拼读j、q、x和单韵母i、ü的拼音,还知道小ü见了j、q、x,两点去掉还念ü。
教学反思:关于jqx和小ü相拼时的规则,也同样用故事进行教学,效果还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