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踏事件疏散处置方案范文(精选3篇)
一、成立“预防幼儿拥挤踩踏”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全体行政后勤及所有教职员工。
二、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各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
2、领导小组成员要识别容易出现踩踏的风险所在,重点防范,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幼儿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遵守秩序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性地对幼儿教学区域、生活区域(寝室)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确保走廊、楼道的畅通。万一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及时有效地疏散。
4、健全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专人负责。特别是楼道安全值守准时到位。
5、行政值周和值周教师履行值周工作职责,坚守幼儿园,有事外出必须安排好值班人员,或请其他负责人代履行值周工作职责。
6、上放学特殊时段安排值班人员值守楼梯等容易造成拥挤踩踏的事故地段。
7、所有人员保持电话24小时畅通,班长备好幼儿家长通讯录,方便随时联系家长。
三、教师职责及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要求。
1、各班要经常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靠右行,不要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有这样现象的幼儿要给予批评教育,使其改正错误行为。
2、制止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3、在上课期间,教室门都要完全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地震等问题,便于幼儿及时有效地疏散。
4、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所在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5、同时根据伤情拨打120急救电话,组织送往天马镇医院等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6、教师都有责任教育幼儿遵守幼儿园各项规定,并做到每天提醒幼儿安全的重要性。
7、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在场的教师和值班人员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幼儿,并及时向领导报告。
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构建和谐校园,维护学校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有效地预防学校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根据上级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此预案:
一、校园防拥挤踩踏事故领导小组:
组长:韩新刚
副组长:贾玉泉、孙健、王迎新、张德杰
成员:马健基、娄锦传、徐晓明、张少蔚、罗明华
李通、李奎、李涛、李宁、周运海
李执俨、贾刚、王冰、贾玉伟、王莉莉
王永美、赵国强、刘光、董建海、张振海
二、校园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措施
1.加强内部安全管理
(1)制定预案:要制定《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预案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学校的发展不断完善。
(2)明确责任:学校要健全预防拥挤踩踏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3)落实措施
1.加强值班,建立教师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值班制度。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要有值班老师组织疏导。倡导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强调安全第一,不强调整齐快速。
2.强化学校对晚自习的管理。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干部带班;当停电或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带班干部和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2.开展安全教育
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2)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各楼宇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3)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4)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危急时刻如何保持心理镇定?
(1)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2)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三、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后急救和处理的办法
学校一旦发生踩踏事故,要立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1.启动应急预案
踩踏事故发生后,学校要立即启动《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迅速拨打120、110电话呼救,抢救受伤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2.具体疏散工作安排:
(1)课余时间各班班主任负责指挥本班学生疏散,白天上课时间由授课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晚上有各班辅导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
(2)疏散顺序:先低层,后高层,先近楼梯口,后远楼梯口。
(3)疏散路线:
西楼梯各年级1班、2班及九级1-3班;东楼梯各年级7班、8班及九年级8-10班;中楼梯各年级3班、4班、5班、6班,出教学楼后,立刻到教学楼前广场的指定位置集合。
四、疏散引导组
(1)白天 组长:罗明华、刘光成员:韩海滨杨怀志
(2)夜间 组长:带班领导成员:夜间值班教师
(一)白天由各级部安排在各楼层的值班教师负责疏散
(二)晚上由当晚值班辅导教师负责疏散,其安排如下:
1.东楼梯:一楼口六年级(7-8)班教师;二楼口八年级(7-8)班教师;三楼口 七年级(7-8)班教师;四楼口 九年级(6-8)班教师。
2.西楼梯:一楼口六年级(1-2)班教师;二楼口 八年级(1-2)班教师;三楼口 七年级(1-2)班教师;四楼口 九年级(1-3)班教师。
3.中楼梯:一楼口六年级(3-4 )班辅导教师;一楼半八年级(3-4)班辅导教师;二楼口 八年级(5-6)班辅导教师;二楼半 七年级(3-4班辅导教师);三楼口 七年级(5-6)班辅导教师;三楼半 九年级(3-4)班辅导教师;四楼口 九年级(5-6)班辅导教师。
4.教学楼门口:六年级(5-6)辅导教师。
5.广场:八年级(9-10)辅导教师及当天夜间值班教师。
五、救援、救护组:
1.(白天)组长:李通成员:马守珩李涛
李宁李奎各班班主任:
2.(夜间)组长:带班领导成员:值班教师
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
(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六、治安维护组:
1.(白天)组长:孙健成员:刘光
2.(夜间)组长:带班领导成员:值班教师
学校要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快速疏导现场人员,让学生尽快疏散到安全地点,禁止无关人员滞留现场,防止有人故意制造恐慌气氛,避免再次发生事故。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配合救援组搞好自我管理;做好全体师生心理疏导工作,稳定师生情绪,做好教师、学生、家长的正面引导,防止各类负面信息传播。
七、事故的善后处理
1.(白天)组长:贾玉泉成员:娄锦传、马健基
2.(夜间)组长:带班领导成员:值班组长
踩踏事故发生后学校要做好各项善后处理工作。
(1)及时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事故的最新情况,特别是学生伤亡的情况。
(2)组织人员到医院看望受伤学生,协助有关部门处理好治疗、康复和医疗费等敏感问题。
(3)认真接待好家长,并稳定家长情绪。
(4)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5)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消除事件对他们心理的影响
八、后勤保障组:
负责对后勤工作的保障及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警戒保卫工作。
九、宣传组:
学生会宣传部负责出版防踩踏专题板报。
十、责任追究与奖励
在上下楼过程中,由于值日教师脱离岗位、现场教师不作为,造成严重踩踏事故,影响学校声誉的,学校将视其情节进行处理。对于在现场组织、施救、疏导有功的老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校园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特制定学校预防拥挤踩踏事件的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针对各中小学、幼儿园集会、做操、上下课、进出宿舍等时段以及紧急避险疏散学生拥挤现象,采取的有效防范拥挤踩踏事件的发生。各学校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的大型活动,都要有主办方的应急防范拥挤踩踏事件的预案。
二、工作原则
各校要加强学生集会、做操、上下楼、放学回家、进出宿舍、紧急疏散等组织工作,明确落实责任分工,做好预防训练,在危险地段要定人定责,有人指挥、有人施救、有人报告。
三、组织机构:
新城教育卫体局成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领导小组
组长:教育卫体局主要负责人
副组长:教育卫体局分管负责人
成员:局相关同志及学校负责人
四、处置措施:
(一)在易发“拥挤踩踏”事件时段,学校要安排人员值班,并在各梯道定点、定位、定人、定责实施管理和监控学生上下楼。
(二)各校课间操时间,明确规定当天该节任课教师下课后在楼道组织疏导,注意学生动态,政教处及值班教师,在每一层楼梯口进行指挥疏导。体育带操教师在广播上提示学生不得拥挤,形成“天天讲安全,时时重安全,处处保安全”的氛围。
(三)一旦发生拥挤,现场负责的老师要做好现场指挥,紧急疏散人员分道分流,避免发生人员伤亡事件。
(四)一旦发生拥挤踩踏事件,现场负责的老师,要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报告,情况严重的还要迅速向120呼救。报告内容不得主观果断,不得瞒报、谎报。
(五)学校要建立应急领导小组,加强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学校各处室、教师都要相互支持、互相配合,一旦发生事故无论是谁在现场都要毫无条件靠前指挥、救护,保证学生生命安全,保证学校正常教育秩序,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六)各校要加强平常的应急处置教育,开展“学生紧急疏散”演练,让师生熟练掌握集会、做操、放学、火灾、地震等紧急疏散的路线,在教师指挥下确保校园平安。
五、报告制度
实行即时报告、第一时间报告的制度:
(一)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学校应第一时间向局领导小组组长及分管领导报告,并视情况决定迅速向“120”呼救,不得延误抢险施救时机。
(二)凡学校各部门组织的活动、集会或课外活动,在活动前必须向学校领导报告,批准后方可开展活动。活动安排要严谨,程序要科学,相关人员要严格职责。
(三)局领导小组负责适时向新城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四)事件处置结束后,有关学校要写出事件处置的书面报告,交新城教育卫体局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