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地震综合应急演练实施方案(精选3篇)
一、疏散演练指示思想:
为提高我校师生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自我保护、救助的能力,减轻各种灾害对学校造成的损失,提高我校应对自然灾害及特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演练目的:
为使学生在突发时间中紧张有序、及时有效地撤离事故现场,减少、避免人身财产损失,培养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特举行特发事件应急疏散演练。
三、演练领导小组成员:
总指挥:z
副总指挥:z(负责后勤保障组、广播组)、z(负责场地队列导护组)、z(负责疏散指挥组、秩序导护组)、z(负责紧急救护组)
工作组及成员:安全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及各年级组长、班主任。
1、疏散指挥组:z
2、秩序导护组:各班主任和导护人员(详见后)
3、场地队列导护组:z
4、紧急救护组:z
5、后勤保障组:z
6、广播组:z(兼)
四、演练时间:
5月12日上午9:分
地点:本校校园(第一、二教学楼、艺体楼、行政综合楼)
演练人员:全体在校生及教职员工
五、演练假想事件和项目设计
演练假想事件:本地区发生地震或火灾,危及校园师生生命安全
演练项目设计:师生参加演练紧急疏散,预案启动时各班主任在教室上课
六、指挥部设置
指挥部设在体育场司令台(篮球场)
七、演练进程
1、20xx年5月12日,上午9点分演练领导小组到达指定位置。9点15分预发警报信号,试鸣防空警报。(预先警报为响鸣36妙,停24妙,反复循环3分钟),各应急小组成员迅速到达指定位置展开工作。9点20分,广播组发放防空警报,响6妙,停6妙,反复循环3分钟。防空警报鸣放后,迅速启动疏散方案,广播反复播放:“老师同学请注意,现在是防空防灾应急救援疏散演练,请大家在引导员的引导下,迅速离开教室,疏散到学校篮球场。”
2、撤离(疏散)方法:班主任及时让学生打开前后门,在室内将学生分成两路,一部分走前门,一部门走后门。撤出教室后按规定路线进行撤离下楼。
具体撤离线路:一教401、402、301、302、201、202从东楼梯下,403、404、303、304、203、204从西楼梯下,二教401、402、301、302、201、202从东楼梯下,403、404、303、304、203、204从西楼梯下,艺体楼学生从南北两侧过道分别跑出大厅。分别按指定路线撤离到篮球场集中。
3、疏散指挥组任务:演练开始后迅速于第一时间到达指定位置,指导师生有序撤离并到篮球场集合
z(艺体楼负责疏散秩序)、z(一教负责疏散秩序)、z(二教负责疏散秩序)。
4、秩序导护组任务:演练开始后迅速到达指定位置作好疏散导护工作。
具体位置:一教二楼东楼梯口:z 一教二楼西楼梯口:z
一教三楼东楼梯口:z 一教三楼西楼梯口:z
一教四楼东楼梯口:z 一教四楼西楼梯口:z
二教二楼东楼梯口:z 二教二楼西楼梯口:z
二教三楼东楼梯口:z 二教三楼西楼梯口:z
二教四楼东楼梯口:z 二教四楼西楼梯口:z
5、场地队列导护组任务:指挥各班学生到篮球场排队集合,各班主任清点学生人数后迅速向级部主任汇报,级部主任统计完毕后向场地队列导护组成员汇报人数,z负责二教师生列队(列队位置篮球场中间)、z负责艺体楼师生列队(列队位置篮球场北面)、z负责一教师生列队(列队位置篮球场南面)。教师以小组为单位,排列在本小组学生南侧,小组组长清点人数后迅速向z汇报。场地队列导护组成员做好统计后向总指挥汇报。
6、紧急救护组任务:演练开始后迅速到篮球场集合,准备好救护用品,对受伤学生进行紧急处理并对受到惊吓、产生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7、后勤保障组任务: 准备好喊话器及广播设备。
八、注意事项
1、工作人员到岗到位积极投入,指导学生应急疏散,坚持学生安全第一的原则。
2、加强对学生应急逃生的指导教育,如楼房发生剧烈晃动时,应让学生先蹲下。
3、楼层导护老师要在前一个班撤离完毕后才向下一个班下达撤离命令,要严格控制撤离密度,防止学生在走廊楼梯口等部位发生拥挤现象。
4、各班疏散时,班主任要教育学生不准乱跑、乱喊、不准拥挤打闹、以免造成恐慌和混乱。
5、疏散组织人员应了解参加演练学生可能存在的逃生本能心理反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的发生。
6、演练时,教师要尽心尽职,学生要听从指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在模拟中提高实效性。
7、到达篮球场时,各班按做操对型集合后,班主任迅速清点人数并报场地队列导护组,同时应注意维护班级纪律。
8、各办公室教师在听到警报后应协助本楼层班级班主任进行疏散,待学生全部撤离完毕后迅速到篮球场集中。
九、演练准备
所有参加演练工作人员要进行预案学习,熟悉演练过程。
十、演练点评
演练结束后由总指挥对演练进行点评总结。
为顺利应对突发事件,妥善处置校园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地震、火灾等意外事故对师生、学校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防止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发生,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紧急疏散演练方案,希望全体师生熟悉方案内容,认真按方案程序执行。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积极打造平安校园,特制定本安全疏散演练方案。
二、演练指挥人员:
总指挥:崔校长
副总指挥:刘校长 孙校长
成 员:全体教职工
拍照:廖陈校
医护人员:黄静校医和张秀兰老师(备药箱在升旗台准备)
三、演练步骤:
1.演练信号:
5月15日利用校园广播系统或哨声发出紧急疏散警报信号(信号员:李恒)老师立即组织好学生,不要慌乱,组织、指挥学生有序疏散。
2.疏散原则与线路:原则上各层各班按就近楼梯口撤离. 楼层由下到上撤离.上层等下层学生撤完时才撤离.各班前三排同学从前门,后三排从后门同时向教室外疏散,每班成两路队伍分别靠楼梯两边幷一手扶着楼梯下楼.
旧教学楼班级疏散线路:
一年级:1、2、3班从羽毛球场出口撒出带到操场;4、5、6班(从操场中间楼梯口撤出到操场,安全员:莫清瑶和邹青茂老师在一楼操场楼梯口组织保护学生,张慧冬老师在羽毛球场出口组织保护学生。
二年级:1、2、3从校长室门口楼梯撤离,下到一楼后经过教师办公室门口到操场。安全员:王坤老师在二楼教师楼梯楼组织保护学生, 陈晓宁老师在二楼与一楼楼梯间保护学生,陈晓云老师在一楼办公室门口保护学生。4、5、6班从操场中间楼梯口撤出到操场。安全员:朱俊老师在二楼楼梯口组织保护学生,赵燕娉老师在二楼与一楼楼梯间保护组织学生。
三年级: 1、2、3。4从教学楼东梯撤离,然后经过羽毛球场到操场(要求1班动作要迅速,以免跟四年级学生发生交叉)安全员:李苑老师三楼楼梯口组织保护学生,潘丽霞老师在三楼与二楼楼梯间组织保护学生; 5、6班从操场中间楼梯到操场。安全员:车笑英老师在三楼楼梯口组织保护学生,徐焕华老师在三楼与二楼楼梯间组织保护学生。
四年级:五个班都下到三楼后从游泳馆楼梯到操场。(特别要注意跟三(1)班在三楼交叉时注意安全。)安全员:岳红云四楼与三楼楼梯间组织保护学生。林少群老师游泳馆三楼楼梯口组织保护学生,黄少敏老师在三楼与二楼楼梯间组织保护学生。陈小琴老师在二楼楼梯口组织保护学生,沈晓虹老师在二楼与一楼楼梯间组织保护学生,陈建明主任在游泳馆一楼楼梯口组织保护学生。
新教学楼班级疏散路线:五年级按照课间操(教学楼东边楼梯)顺序路线疏散。吴卫红老师代五(2)班班主任,安全员: 区绮文老师在三楼东梯组织保护学生, 谢群老师三楼与二楼楼梯间组织保护学生,刘越老师二楼与一楼楼梯间组织保护学生。李一监老师在操场游乐场转弯处组织保护学生。
六年级按照课间操(教学楼中间楼梯)顺序路线疏散。安全员:曾文静老师在五楼楼梯口,郑伟老师在五楼与四楼楼梯间,,梁少兰老师在四楼楼梯口,刘虹云老师在四楼与三楼楼梯间,,戴虹老师在三楼楼梯口,江娟在三楼与二楼楼梯间,古椰武在一楼楼梯口。
全体师生到操场集合,大约按升旗仪式队伍站位,然后全体蹲下。操场的具体调度指挥由体育组老师负责。
四、具体要求:
1.班主任一定要清楚本班的疏散路线,幷认真组织学生学习疏散知识,熟悉疏散线路,明白安全演练意义。
2.演练前,教师明确自己分担的职责及其到达的位置。
3.班主任一定要清楚本班的疏散路线,幷认真组织学生学习疏散知识,熟悉疏散线路,明白安全演练意义。
4.班主任听到信号时必须第一时间到班里组织学生有序疏散,其他安全员老师在指定地点,保护学生和组织学生疏散.所有安全员老师都必须等学生安全撤离教学楼后迅速到操场集中。
5.演练时必须保持安静,不传谣,不信谣,不喊叫,禁推挤,在同时计算控制总的运行时间。
为了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靖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特制定本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统一领导,依法管理,反应迅速,分工负责,依靠科学,措施有效的原则,对可能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调查、早处理,防患于未然。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外置工作。
三、建立工作体系,明确职责
(一)应急指挥体系和主要职责
1、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小组,由院长包岗任总指挥,夏月根、马洪升、范宗武、梅九一为成员。应急救援电话:、1
2、职责: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小组立即进入工作状态,人员迅速到达相应岗位,统一指挥,相互配合、分工协作,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应设施设备,组织医疗救援等一系列工作。
(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和主要职责
1、
(1)成立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由夏月根任组长,马洪升任副组长,李金付、高苇、吴卫东、陈丽云、戴靖宇、陈青松、鞠琪、潘剑云、梅京斌、吴珺、何红芳、潘蓉为成员。
(2)职责:全面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调动全院各科室力量组织紧急医疗救治。
2、
(1)成立应急各医疗救援小组
①内科组成员:鞠琪、顾亚平、宋振江、何宝珠、孙兴、张伟、何红芳、潘蓉、黄颖。由鞠琪负责调度本科室人力参加救援。内科门诊、注射室医护人员由展翔、潘蓉调度。
②外科组成员:陈丽云、戴靖宇、李金付、刘正涛、潘剑云、孙莉、梅京斌。由陈丽云、戴靖宇负责调度本科室人力参加救治。
③心理治疗组:陈青松、陈进军、孙飞、羊健蓉、陈凯明、吴君。由陈青松负责调度本科室人力参加救援。
(2)各医疗救援小组承担的职责
①内科组:承担传染病爆发流行、群体食物中毒、群体职业中毒的应急医疗救援工作。
②外科组:承担爆炸、重大交通事故、灾害事故等所致的群体性烧伤、群体性手足外伤的紧急救治。
③心理组:承担突发事件、灾害事故伤者后期心理治疗。
④各医技科室人员随时听从调度。
(三)应急后勤保障体系和主要职责
1、成立应急后勤保障小组:由范宗武任组长,薛建兴、缪志斌、刘杰、刘银芬为成员。
2、职责: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救治药品、救护设备、医疗器械、防护设施、救援物资、救护车辆的后勤保障工作。药品、设备、物资储备。药械科、后勤科平时要对急救药物、抢救设备、防护设施、救援物资进行必要的储备,以应对突发事件。
3、房屋设施准备
(1)门诊楼南侧2~3楼(原外科病房)作为应急病房,收治因突发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灾害事故造成的群体外伤病员。
(2)传染病房大楼3楼病房作为应急病房,收治因突发传染病流行、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造成的群体病人。
四、应急医疗救治的程序
1、院前救援:接到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电话后,立即报告本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小组,启动《应急预案》,派出应急医疗救援小组奔赴事发现场实施紧急医疗救援。
2、接诊收治:对突发事件所致的病人和伤员的接诊和收治一律实行绿色通道,将救治病员生命放在首位。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群体性健康危害的性质,由相应的临床科室承担。
3、转运: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就地进行基础生命救治,待生命体征平稳后,根据需要转运至相应的专科进一步救治。本院不能处理的病员转送至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进一步治疗。
4、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遇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时,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都要采取规范的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与市疾控中心保持信息畅通。
五、信息报告体系内容与要求
1、
(1)医院应急救援电话:、1
(2)信息科负责建立全院各科室、各类人员通讯联系簿,各应急处置体系相关人员通讯设备必须24小时畅通,随时处于应急状态。
(3)相关人员如因事外出(本市以外),必须向本科室负责人或院办公室请假,并说明去向和联系方式。
2、信息报告:严格执行突事件应急报告制度,按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要求,信息科设专人负责信息上报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市疾控中心报告、当地人民政府、任何部门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六、培训和演练
1、培训:由医教科、护理部定期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应急医疗救治知识培训,教材参照江苏省卫生厅和江苏省医院管理学会编写的《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体系建设培训教材》,培训内容有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烈性传x病与新发传染病的防治、常见群体性食物中毒、急性群体性化学物中毒、突发灾害事故群体伤的现场医疗急救、院前医疗急救等。
2、演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小组定期对各应急体系的应急情况进行演练,通讯设备畅通情况,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迅速到位,药品、设备、防护设施、救援物资、车辆是否处于应急状态。应急医疗救援人员对应急救治知识掌握程度、应急处理能力等。
七、责任追究:
对出现下列情形造成不良后果的,对当事人要给予责任追究。
1、不服从调配: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急处理指挥小组有权调动全院各科室、各级各类所有人员,调度到谁,谁必须服从。无正当理由不服从调度的科室和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经济和行政处罚,延缓晋升。
2、失职与渎职: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关部门、科室和个人未按《应急预案》履行岗位职责,或阻碍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执行职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处。
3、通讯不畅通:各应急处置体系相关人员通讯设备必须24小时畅通,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对外出无请假或通讯不畅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相应责任。
八、本方案自20xx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