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应急预案范文(精选3篇)
一、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各年级组长
二、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我校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非典、禽流感、猪链球菌感染、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疾病或其他原因不明的群体疾病,应及时就医并隔离治疗,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方能回校上课、上班。如系传染病,必须经治疗痊愈,并经确认没有传染可能后方可出院休养,休养结束回校恢复正常工作。
2、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防控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并投入工作(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建)。学校迅速疏散可封闭管理的一个楼层作为隔离室,要求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学校隔离室休息。安全员姚惠珍立即向县教育局和县疾控中心报告,并通知传染病医院来校救治,需住院治疗的立即转送传染病医院。染病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立即通知染病学生家长,请家长陪同护送学生去医院,家长短时间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要按照医生要求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如果是本校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要求戴防护口罩、手套,由医生初步检查后,是传染病立即转县传染病医院并通知其家属,家属不能到校的由工会主席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医生不允许护送的,不派员护送。
3、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拨打“120”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4、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未经学校和医务人员同意,并有确切医学保护,任何同学、同事不得前往探望。
6、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县教育局、县疾控中心,并对病人作跟踪了解。
报告电话:z
县疾病控制中心:z
7、如属非典、禽流感、猪链球菌、出血热、鼠疫等烈高危传染病或疑似烈传染病,应立即请示县教育局和其他政府部门,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防止疾病扩散。
具体做到:
①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阻断可能造成扩散的一切联系,等待卫生部门和县教育局的处理。
②疫点消毒。由县卫生防疫部门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对易感人群注射疫苗或进行预防性治疗。
③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8、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9、学校发生传染病,所有对外信息发布均由县疾控中心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学校不负责公众信息发布。
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对社会的稳定也极具危害和影响。根据上级领导及有关文件指示,特制订学校“传染病”应对预案,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坚决措施,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坚决防止疫情蔓延。
一、学校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组员:zz
二、主要措施
1.我校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非典、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康复后,才可回校上课、上班。
2.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及时组建处理病情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学校隔离室休息,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立即通知传染病医院。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如果是本校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要求戴防护口罩、手套,由医生初步检查后,是传染病立即转市传染病医院并通知其家属,家属不能到校的由工会主席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
3.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马上打“120”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4.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6.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教育局,并对病人作跟踪了解。
7.如传染病烈性感染,请示教育局和其他政府部门,决定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做到:
①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教育局的处理意见。如校领导已隔离,由中层干部等组成临时班子,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待疫情解除后,校领导班子开始工作。
②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可请防疫站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③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8.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1、目的和依据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实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生产和生活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报告制度》等法律法规精神,结合我单位流动性质制定本应急预案。
2、成立“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详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总预案)3.1.2.1组织机构。
3、工作要求和职责
1. 经理部传染病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根据疫情情况,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和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协调和组织指挥。
2. 建立“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3. 建立传染病监控与报告制度
a. 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是对发烧病人引起注意,在同一时段出现多例发烧病人要考虑是否为传染病引起,对发烧病人要建立专项登记。
b. 各部门、班组一旦发现疑似传染病的人员要求第一时间报告医务人员或领导小组。
c. 医生一旦诊断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人时应第一时间报告领导小组。
d. 照规定时限:甲类传染病6小时内;乙类传染病12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e. 医务人员具体负责卫生防疫工作,负责对公共场所、食堂卫生的监督和管理;负责饮用水的化验检查;定期对环境实施消毒,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注射或分发预防用药等,阻断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f. 医务人员通过宣传栏或印发健康教育手册等形式对员工进行传染病预防教育,提高员工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和和对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4、应急措施
1. 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组、部门或寝室,采取隔离措施禁止与外界人员接触,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同时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应急领导小组或县疾控中心安排把病人送到当地医院或卫生防疫部门进行隔离治疗。
2. 发生传染病后医务人员或县卫生防疫部门立即对疫点进行彻底消毒。在对疫区消毒的同时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佩戴好防护工具;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对易感人群注射疫苗或进行预防性治疗。
3. 通过广播、宣传栏等迅速向全体员工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使员工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让广大员工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稳定员工的情绪,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4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止疾病的发生蔓延。各部门、班组要抓好公共卫生,消除卫生死角,定期搞好鼠害,灭蚊、灭蝇工作;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对食堂的卫生管理和检查,定期对食堂、寝室、厕所等人员相对密集的地方进行消毒,并建立消毒台帐。
5、善后处置
1. 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病人按照规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2. 对引起传染病的原因进行调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